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黄肠题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系?至今只发现一处有黄肠题凑的,就是秦景公。”

    我道:“大看风水八百里是最高等级的选址规制,地宫里配套的也绝对是帝王最高丧葬等级的黄肠题凑,绝对错不了,刘娣,我们都有眼福了,没准能亲眼看到传说中黄肠题凑的排列规制。”

    小威还是不懂,在念叨着什么叫做“黄肠题凑”。阿阮倒是机灵,虽然也不懂,但她很快就想到用手机查询,很快她就在网上找到了关于“黄肠题凑”的介绍。

    黄,黄色的木头。

    肠,是心。

    “黄肠”意思就是黄色的木头心。

    题,是开头的意思,犹如一篇文章的题目。

    凑,是排列、凑在一起。

    “黄肠题凑”的意思就黄色的木头心,前端伸出,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一起。

    这种丧葬制度起源于周朝,是周天子的专享,在《吕氏春秋》中曾经有过记载“大看风水八百里,黄肠题凑封禅王。”

    我现在几乎可以断定,梅花山下的朱元璋地宫,就是以大看风水之势选址的,为了配合这种最高的选址规制,包裹棺椁的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中国丧葬历史上规格最高的黄肠题凑!

    不仅我激动了起来,刘娣更是激动莫名。

    秦公一号大墓被多次盗掘,虽然经过考古人员多年研究,发现是以“黄肠题凑”下葬,但是古墓内部被破坏的很严重,棺椁里就剩下几根白骨,包裹棺椁的黄肠题凑遭到了严重破坏。

    如果朱元璋地宫里真是以“黄肠题凑”下葬,由于只有六百年,而且没有听说被人盗掘,那就极有可能在地宫里将“黄肠题凑”完整的保存下来,足以震惊中外!

    我们三个人沿着崎岖的小山路一直走到了梅花山山脚,与其说是一座山,倒不如说是一座封土堆,不过朱元璋很聪明,将整个封土堆堆的北高南低,起伏不定,看起来就像是一朵梅花。

    此刻梅花山上植被茂盛,估计就算杨教授都看不出,这其实是一座封土堆。

    我们爬上了梅花山的山顶,俯览周围,我对照八卦盘审视周围的地势,脑海中幻想着六百年前,在凤阳城的周边建筑,我几乎看到了十几里外的太庙,看到了明朝历代皇帝站在太庙里向西面祭祀的场景。

    我的心越跳越快,感觉自己解开了一个足以改写历史的大秘密。

    阿阮再次问道:“刘校尉,现在可以确定了吗?”

    我回过神来,点头道:“应该是这里没错了,不过这里距离蚌埠市区只有十几里,周围蚌山与梅花山林区都被当地政府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不是深山老林用炸药炸都没事,这里白天有游客,晚上有护林员,我们又不是考古队,想要在倒了这个墓,几乎不可能。”

    阿阮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她知道我的话并没有错,这一伙儿不是考古人员,在这郊区景点大肆盗墓,极有可能被抓到。

    她拿出电话,走到一边,估计是打给她的老板。

    几分钟后,她走过来,对我们道:“这一点可以放心,老板会安排,现在最主要的是刘校尉能准确的圈出朱元璋帝陵的地宫所在,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与浪费,必须一个盗洞直接切进地宫之内。”

    我摇头道:“不可能,大看风水八百里是极为复杂晦涩的,想要一个盗洞直接切进地宫主墓室,难度非常大,而且朱元璋手下曾养过一批发丘中郎将,肯定在地宫里设置了许多机关,要是在地宫顶部有流沙层防盗,那就麻烦了,到时只能从下面切进去。这种帝王墓要找到的不是地宫主墓室,而是地宫神道。”

    刘娣接口道:“不错,如果不是大规模考古行动,想要进入帝王地宫,最直接就是找到神道,神道是抬入棺椁进去的道路,一般是地宫进出的唯一通道,但是你能圈出神道?”

    我摇头,道:“这里风水格局是看周围几百里的,我这点道行哪里能圈出来,不过……”

    我看向阿阮,道:“也许那张地宫地形图可以帮上大忙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